邮箱登陆 | 校首页
  •  首 页 
  • 中心概况
  • 新闻动态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 科研动态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主任介绍
    • 教师成员
  • 学术研究
    • 科研平台
    • 研究课题
    • 科研项目
    • 论文发表
    • 专著章节
    • 资料下载
  • 人才引进
    • 招生信息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学术报告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许杰教授——UAV-Enabled 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oint Trajectory and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s
发布日期:2018-10-30


2018年10月30日,广东工业大学许杰教授应徐正元教授邀请做了一场题为“UAV-Enabled 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oint Trajectory and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龚晨教授主持,共5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报告会得到了“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系列讲座”的支持,由中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承办。



在报告中,许杰教授首先介绍了无线能量传输(WPT)的背景和传统技术,如线圈耦合技术、磁共振耦合技术等,由于它们面临高功率、移动性低等挑战,进而提出了基于无人机(UAV)的无线能量通信网络(WPCN),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和能量接入。然后详细介绍了网络工作过程,UAV作为移动接入点周期性地为地面用户服务,采用射频(RF)WPT对下行链路中的用户进行充电,用户使用所获取的RF能量在上行链路中向UAV发送独立信息,不需要外部能量供给。基于UAV的WPCN利用无人机的高移动性来提升信息和能量传输的性能,在有限的UAV飞行期内通过轨迹设计与无线资源的分配优化最大化所有地面用户的上行链路最小吞吐量。同时考虑UAV最大速度约束的一般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悬停和飞行轨迹设计,进而与上下行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相结合,通过应用交替优化和连续凸规划(SCP)技术,得出针对一般问题的局部最优解。最后,许杰教授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扩展和几点设想,如多UAV的协同配合实现等。报告结束后,许杰教授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达到了学术交流迸发思想的目的。



报告人介绍:

许杰,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和201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5年至2016年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在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JSAC)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引用超过1900次,并有7篇论文被列为ESI高被引论文。目前担任国际权威期刊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和IEEE Access的编委,担任IEEE Access能量收集无线通信专刊(Energy Effici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Energy Harvesting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的客座编辑,2018和2019年国际通信大会5G无人机通信专题研讨会(ICC Workshop on Integrating UAVs in 5G)的联席主席,2019年全球通信大会无线通信分会(IEEE Globecom 2019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mposium)的联席主席。获得2017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青年学者论文奖。



 
Copyright 2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Web2014
地址:中国 合肥市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 电话:+86-551-63603995
OWCNC,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P.R.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