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5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学位(教改联读班),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2012年3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电气工程系博士学位(导师是无线通信及信号处理国际顶级学者王晓东教授)。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美国高通公司圣地亚哥研究中心的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以及标准化工作。2014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研究员、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光通信与定位、无线通信与无线大数据。室外非视距无线光通信与室内可见光定位方面工作,是目前公开报道的最好结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项目。发表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100余篇,担任IEEE两个期刊编辑、2020年IEEE ICC无线光通信国际研讨会主席。获得2016年香港求实基金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是10名获奖者中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唯一获奖者。获得2017年IEEE Globecom会议ONS分会的最佳论文奖,是国内研究人员在无线光通信方向获得的第一个IEEE ICC/Globecom最佳论文奖。在无线大数据基础理论方向的论文,获得2019年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当年全国范围信息学科共5篇)。研发的无线语音联合编码方案,得到广泛应用;研发的静态图像传输方案,应用于中国北斗卫星通信标准。
联系方式:cgong821@ustc.edu.cn 论文列表
黄 诺

2012年6月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9月保送至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19年6月获得东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为期18个月的联合培养。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7月起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副研究员、副教授。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光通信/定位/感知、无线通信。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合作作者发表SCI期刊/EI会议论文100余篇,已授权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项目。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通信与信息网络专委会副秘书长;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担任国内EI核心期刊《电子与信息学报》的专题副主编;担任IEEE JSAC、IEEE TWC、IEEE TCOM等10余个IEEE期刊的审稿人,并被评为IEEE TCOM、IEEE CL期刊模范审稿人;担任国际会议WCSP2023的专题Co-chair和WCSP2024的Publicity Co-chair,同时担任ICC、GLOBECOM等多个国际会议的TPC Member。
联系方式:huangnuo@ustc.edu.cn
刘伟杰

2015年获得合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21年11月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11月至今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副研究员。
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合作作者发表SCI期刊/EI会议论文50余篇,已授权专利6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属于国之重器出版工程(“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担任IEEE TCOM、IEEE TVT、IEEE WCL、IEEE PJ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并被评为IEEE CL期刊模范审稿人,担任过国际学术会议IEEE Globecom 2025 ONS TPC member, IEEE ICCT 2024 Technical Committee,IEEE ICCC 2024 Session Chair,IEEE WCSP 2024 Session Chair,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通信与信息与信息网络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下无线光通信、多用户异步接入、光束自适应对准、跟瞄、无线光收发机设计优化及摄像头通信等。
联系方式:lwj1993@ustc.edu.cn
李上宾

1996年获得浙江大学物理学系学士, 2003年获得浙江大学物理学系理论物理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年至2013年从事光电子器件及大功率LED光源的研发。2013年12月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室内外可见光通信系统及LED大气无线光通信的实验研究。共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近几年申请国内外专利10余项。参与国家973项目“宽光谱信号无线传输理论与方法”。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光定位、通信与网络中的相关器件设计及调制特性;LED照明与可见光通信的融合技术;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中的非经典特性的研究。
联系方式:shbli@ustc.edu.cn
金美玉

2007年7月获得吉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同年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于2009年7月获得吉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开始先后在北京星河亮点、北京信威、中国普天研究院担任DSP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于2014年12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
相关的工作经历集中在移动通信行业,包括各制式移动通信物理层算法研究、DSP实现,核心网移动性管理及媒体传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