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陆 | 校首页
  •  首 页 
  • 中心概况
  • 新闻动态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 科研动态
    • 通知公告
  • 科研团队
    • 主任介绍
    • 教师成员
  • 学术研究
    • 科研平台
    • 研究课题
    • 科研项目
    • 论文发表
    • 专著章节
    • 资料下载
  • 人才引进
    • 招生信息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学术报告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时龙教授——微波光子阵列系统及关键挑战
发布日期:2016-12-05

2016年12月2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时龙教授应徐正元教授邀请做了一场题为“微波光子阵列系统及关键挑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高谦老师主持,共5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报告会得到了“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系列讲座”的支持,由中科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承办。


潘时龙老师报告


在报告中,潘时龙教授首先介绍利用多个阵元协同发射、接收和处理信息已成为雷达、宽带无线通信、电子战等系统对空时频多维资源充分应用的必由之路,但传统电子器件在实现大规模天线阵列时面临带宽瓶颈、电磁干扰等多重挑战。微波光子系统具有损耗低、带宽大、体积小、并行能力强、抗电磁干扰等特点,是突破现有射频系统关键瓶颈的有效手段。随后,潘时龙教授指出微波光子系统在宽带信号产生、传输、处理、阵列协同、集成化等方面均面临诸多难题。最后,潘时龙教授详细介绍了南航微波光子技术实验室在新型微波光子阵列系统上的构想及相关研究进展。报告结束后,潘时龙教授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达到了学术交流迸发思想的目的。


/潘时龙老师报告2


报告人介绍:

潘时龙,教授,博士生导师,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学士与博士学位,2008到2010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10月加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期在微波光子学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新体制雷达、卫星通信、航电系统、测量系统和集成微波光子学等。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 120余篇,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等重要期刊特邀论文10余篇,他引1300余次。主持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专项、GF973课题、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课题、GF预研基金重点等项目。入选首届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当前担任IEEE MTT-S微波光子技术学会委员、微波光子领域顶级会议MWP的国际咨询委员、ICOCN 2015的程序委员会主席、MWP2017的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等。曾获美国光学学会杰出审稿人奖、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Copyright 2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Web2014
地址:中国 合肥市黄山路443号 邮编:230027 电话:+86-551-63603995
OWCNC,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P.R.China.